裕固族的傳統節日風俗
大家好,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。很多人還不知道裕固族的傳統節日習俗。下面是詳細的解釋?,F在讓我們來看看!
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俗和節日,在裕固族中,有自己的民族習俗和活動。那么裕固族有哪些傳統節日呢?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這個少數民族的節日!
裕固族傳統節日
春節
春節是裕固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,節前有祭祖守歲的活動。除夕夜,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,主要有抓肉、炒水果、痱子、黃油奶茶等。30歲熬夜,正月初一早起,表示勤快,早春。按照習俗,年輕人和晚輩要手捧清水,灑在帳篷和棚子上,以示清潔和吉祥。去年吃過餃子后,人們走親訪友,互相拜年,贈送禮物。
送禮時,先把禮物裝在一個漂亮的袋子里,用一塊方形的白布斜折成三角形的蓋,類似哈達,表示吉祥。晚上帳篷里燈火通明,喝酒唱歌,徹夜不眠。
每逢宗教節日的正月初一至十五,許多寺廟都會舉行酥油燈花展,僧人戴著牛頭、馬面等面具跳“長木”(護法),場面十分隆重。
馬鬃切割部分
每年農歷四月中旬舉行,一般持續兩天。屆時,馬會主要準備酥油、奶茶、青稞酒、紅燒肉等食物和一個剪馬鬃的盤子。盤子里還放了一個用炒面做成的7到8層的小塔。塔身澆上酥油,凝固的酥油可以將塔身固定在板內。這座塔象征著四面八方的和平與繁榮。剪馬鬃的剪刀把手上還綁著吉祥的白色哈達。
剪鬃儀式開始,家里帶來了小馬,主人請來了客人中有經驗的牧羊人來剪??腿藗兓ハ嗤扑],一次次自暴自棄。最后被一個公認的擅長剪鬃毛和歌舞的人剪了。他(她)剪了馬的鬃毛,唱了一首剪鬃歌。剪掉的第一綹鬃毛是他(她)自己送到帳篷里的,獻給“毛之神”,祈求他的保佑。
買單后繼續切,但留一些給其他客人切。在為主人家割完所有一歲的小馬駒后,大家都進了帳篷準備設宴。酒歌回答,很開心。主人盡量讓客人多吃多喝;客人們熱情地稱贊主人善于持家,牲畜興旺。飯后,主人騎著一匹剛剪過鬃毛的小馬,疾馳而去。每次他路過,都受到別人的祝賀。剪馬鬃有點像給成年人舉行成人禮。
以游牧為生的裕固族,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。一個裕固族人有一匹好馬是莫大的榮幸。裕固族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賽馬會。在充滿節日氣氛的草原上,賽馬吸引著四面八方的觀眾。
九月會議
又稱“十月大會”,是裕固族的傳統宗教節日。流行于甘肅省肅南縣裕固族聚居區,每年農歷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舉行,為期三天。這是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逝世的傳統宗教活動。節前,寺廟的墻壁、門窗都刷成了白色和灰色,以示紀念。在節日期間,有一個宗喀巴的雕像懸掛在寺廟的中心。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在寺廟里,向宗喀巴的雕像燒香磕頭,喇嘛和僧侶們誦經。寺廟用諸如羊肉和油炸水果之類的食物招待參與者。
六月會議
俗稱“會”,是裕固族的傳統宗教節日。流行于甘肅肅南縣裕固族民居,各廟持續時間不一,多為農歷六月初一至十五。屆時,山區牧民會請喇嘛念誦《太平經》,上山祭祀鄂博。人們去的時候,手里拿著敖包扁擔和綠茶,來到約定的祭祀神靈的地方,把綠茶灑在山上,祈求山神的保佑。
第一個月大會
裕固族最隆重的宗教節日流行于甘肅肅南。會議的具體日期并不完全一致,通常在農歷正月十日至十五日舉行,為期六天。屆時,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少都會來到寺廟,老人們會燒香磕頭點燈祈求平安。廟里的和尚戴著面具,裝扮成馬、牛等形象,跳著古老的祭祀舞蹈,裕固族語稱之為“禪”,向人群投擲紅棗以示吉祥。寺廟用羊肉、油炸水果和奶茶招待參與者。有時會舉行黃油雕塑元宵節。
火驅邪靈。
裕固族古老的宗教習俗是每年春節和除夕前舉行。在舊社會,人們認為從農歷除夕到第二年正月初五是邪靈最猖獗的時候,只有火才能把它們趕出去。因此,當除夕到來時,裕固族每家每戶都要把帳篷(或房子)內外打掃干凈,然后在門外的空地上點兩把火,放鞭炮,驅趕牲畜在兩把火之間穿行。從除夕到正月初五,要在帳篷、畜圈內外懸掛酥油燈,通宵點亮。這樣邪靈就不敢靠近人畜,以保平安。
以上解釋了裕固族的傳統節日習俗。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如果信息有誤,請聯系邊肖進行更正。